多余的话就不聊了,这个帖子我会不时的进行编辑,会把此次朋友赠予的盲品分享瓶酒评一一更新在主贴里。此次盲品共有六款,会在酒评全部写完以后,再编辑附上酒友告知的正确答案。
一号分享,酒液呈现漂亮的深琥珀色,油感,挂杯厚且均匀。初闻是突出的油脂坚果气息和重雪莉桶风味;浓郁的黄糖味道过后中段浮现一丝旧皮革气味,白色的石灰,黑色的果酱,褐色的陈皮;后段有些捕捉不到的淡花香,雨中的树桩,温手的热咖啡气韵明显。酒液初入口接触舌尖,微麻淡甜。当酒液在口中铺开,油脂感十足且略有刺激感的酒液,所带来的风味充斥于口齿间,偏高的甜度类似拉丝的红黑色柿饼,油感的酒液似有松软蛋糕的软糯感,突出的皂香,浓郁的干果甜香,新磨的咖啡。。。。。。当酒液顺滑入喉,返还了明显的带着花香味的皂香,此时的口中快速生津且甜感依然饱满,悠长的尾韵里温暖的油脂坚果香和巧克力咖啡香气久久不散。整体的来说,这款雪莉桶风味威士忌,甜度中上,香气丰富且层次分明,后味悠长温暖。味觉体验上感觉并无波本桶风味的参与,推测是雪莉单桶,陈年在20年左右。酒感是桶强强度,酒精度大概在56度上下。从风味特点上分析,有些风味具有海洋气息,泥煤参与不多,结合我喝过的众多酒款推测,甜感接近阿贝,石灰风情靠近托巴莫利,而整体味道更像波摩的雪莉,无法确定酒牌,但至少应该是岛屿系或邻近海洋的酒厂。二号分享,酒液呈现漂亮的深琥珀色,无油感,挂杯明显,较一号薄一些。初闻是典型的雪莉桶风格,潮湿橡木,乌梅,中段有明显的油脂坚果和奶油香气,后段浮现一些橡木辛香料气息还有些微弱淡雅的花香味。酒液初入口接触舌尖,甜感明显。当酒液铺满口腔,高度酒精带来的刺激感伴随着馥郁的香气在口中炸开,非常甜美的酒液里雪莉桶风味浓郁且纯净,油脂坚果的香气更加饱满。当酒液顺滑入喉,返还了明显的潮湿橡木和梅类干果香,水果干甜味在淡雅的橡木辛香和较弱的巧克力香气里渐渐变淡。整体的来说,这款雪莉桶风味威士忌,甜度偏高,雪莉桶风味香气简单明了干净,味道里虽有橡木辛香和奶油香气但个人依然觉得这是一支陈年较短的雪莉单桶桶强,入口酒感刺激比较明显,酒精度大概在55度左右,尾韵中长。风味特点上分析,我偏向于格兰菲迪和格兰多纳,挣扎许久之后,我却更偏向于麦卡伦或是格兰多纳单桶桶强。最近几天孩子开学,还是比较忙乱的,晚上静下心来慢慢品饮的时候,总以为会抓的住它的特点并可以结合曾经喝过的威士忌做一个特性对比,猜出它的酒牌。可事实是,越是仔细的品饮,印象中曾经的味道就愈加的模糊。盲品是需要功力的,可对于我这样一个只管喝酒不想挖掘深度的酒徒来说,盲品显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好在还能体验威士忌的味觉乐趣,安慰自己:重过程不重结果,只享受那品饮的一刻所带来的美好吧!盲品的尴尬之处就在于品尝味道的同时,除了那些即刻的味觉体验外,就是那些由这些“即刻味道”所产生的臆想。这种不靠谱的臆想,再结合曾经喝过的,那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去猜测这即刻喝的威士忌像哪款。真的难,即便是曾经喝过现在再以盲品的形式来喝,也未必能确定。这也算是盲品的一种乐趣吧!老友说:反正量足你可以慢慢喝,写完的还可以改的嘛,有新的不同的感受就编辑到帖子里。可我觉得每一款都好喝,我喝一些写一篇,但剩下那些我要慢慢的不用品评猜测的心态去喝,用享受的心态去喝时的那种美好,是文字表达不了的。三号,酒液呈现偏红琥珀色,清澈无粘稠感,挂杯明显。初闻,清新纯净的雪莉桶风味,较淡的油脂坚果香,一些奶油香气。中段雪莉桶风味更加明显,一些杏脯的香味在潮湿橡木桶的气息中突出,微酸。后段延续了雪莉桶的风味特点,橘皮香淡雅,较为惊艳的是隐约浮现出来一丝淡花香,一些潮湿的锯木屑香味。酒液初入口,微甜,刺激感较弱。当酒液于口中铺开,油性明显,非常厚重的干果甜感中带着微酸,浓郁且纯净的雪莉桶风味中一丝丝木质香味和淡雅花香,并有明显的橡木辛香料气息缠绕。酒液轻松入喉,温暖的口腔中感受着纯净的雪莉桶风味,当酸甜感渐渐变弱,中长的尾韵在微弱的淡花香和油脂辛香中渐渐消失,留一丝轻盈的淡苦。整体来说,这款三号盲品分享,酒精感较一号二号有所削弱,个人猜测其度数应在45度左右,混桶可能性较大。风格特点上分析,这种类型的雪莉风格,有点像麦卡伦,但其细腻,纯净的酒感,雪莉风味中隐约的花香草本,又有点偏日系风格。至于年份嘛,应该在18~21年左右。四号,酒液呈现偏红琥珀色,清澈无油感,挂杯明显。初闻,很浓重的雪莉风味里有一点疑似烟熏气,那种油脂坚果的烘烤香。静止一分钟后,轻微晃动,离杯口不远就能闻到明显的雪莉桶味道,油脂坚果香,乌梅,干橘皮。尾端的橡木辛香较为明显,木质香气比较丰富。酒液入口接触舌尖,微麻淡甜,能感受到一些酒感刺激。当酒液在口中铺开,爆发较强烈的刺激感,有些灼口,但雪莉桶风味十分浓烈,橡木辛香和干果香气交织,较高的甜感中带一丝微酸,无涩感,若有若无的咸香。酒液入喉还算温顺,进了胃热气开始从喉咙里冒出。此时甜味依然丰足,在干果橘皮和辛香料的气息中渐渐消失,尾韵中长,没有感觉到苦感,依稀的坚果巧克力甜香回味中浮现一丝优雅的花香。此款威士忌的酒感刺激比较高,酒精度应在60度左右,雪莉桶风味丰盈但吃桶比较浅,猜测应该是装的小桶,且陈年时间不长。至于酒牌,味道上有麦卡伦和格兰多纳的影子,但它的花香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最近这一段蛮痛苦的,感冒引起了鼻炎,而且是季节性的,半个月没有喝威士忌,因为真的嗅觉失灵,闻什么酒都是一个味道,好在现在好多了,还是尽快把五号的盲品酒评补一下吧!五号,酒液呈现偏深琥珀色,略带油感,挂杯较厚重。初闻是非常饱满的油脂香气,潮湿的橡木桶,中段有突出的较为浓郁的咸香味,盐渍果脯的味道,后段橡木辛香较为明显,一些烘烤咖啡豆的香气浮现。酒液初入口接触舌尖,微麻淡甜。当酒液于口中铺开,油脂感比较明显,雪莉桶风味饱满,果干甜感突出的同时辛辣感也比较强烈,有一种黑糖生姜的味觉感受,且带着咸香味道。当酒液顺滑入喉,喉咙里返还一丝篝火气,此时的口中辛辣感更加突出。随着辛辣感逐渐减弱,尾韵里浮现着油脂坚果的香气,甜咸味道变弱后又浮现一丝咖啡的微苦伴着微弱的麻感渐渐消失。此款威士忌的酒感刺激较明显,酒精度应在53度左右,辛辣刺激的感觉我个人认为跟酒精度的关系并不大,更多的是一种自身所具有的辛辣感,但这种辛辣又不招人反感,也恰巧是这一丝辛辣与它的咸香味道相得益彰,层次感变得更加丰富。酒牌的话,比较难猜,又同时喝了一点四号,四号尾部的花香被显现出来,变得更加细腻,而这一款就相对变得单调了。整体感觉仍然比较接近格兰多纳,它的咸香味道让我想起了喝过的格兰多纳21,当然比21年度数要高一些,且年份应不会超过18年。至此为止,五款盲品酒评也就算是写完了,个人的喜好排行是2,1,3,4,5。朋友跟我说,可以再慢慢的喝着,随着有新的发现可以再编辑补充。对于我来说盲品确实有乐趣,乐趣在于会更用心的去品,去尝试结合过往喝过的酒牌来猜测这款盲品的出处。然而,这样的乐趣一年尝试一次就够了,毕竟对于我自身而言,喝更高端的威士忌,品尝更丰富的威士忌滋味,那只是一种想法和追求,非常现实的是,我更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品饮,哪怕是低端一些的基础款,能喝出的那种愉悦感跟酒款定位的高低无关。编辑附了一下朋友发来的酒款资料图,下面再附上文字资料供大家参考。五个分享瓶都是台湾TSMC的选桶,都是单桶桶强。其中一、二、三、五装瓶酒标为Dragon Series,四号装瓶酒标为for 2nd Anniversary of Taiwan Single Malt Club ,四号是2012年MMA金奖酒款,五号是2013年MMA金奖酒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