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认识他的时候还是跟着上个领导,参与稍微高端点的冷餐派对,他们着装考究 ,手里端一小杯酒,站个小堆堆,高谈阔论,那时还是实习的我关注到了这瓶外形精 干的酒MACALLAN,后来慢慢的接触更多的酒,各种外形各种牌子,但麦卡伦的印象分 一直都在哪个冷餐派对中,各大佬的高谈阔论中,说不定就是哪个大区域的重大改革 、哪个部门的重要更替,是机会也是陷阱,言语和眼神间其实是刀枪剑影。这个就对 我根深蒂固的第一印象,直到现在认识他这么久第一念还是能想起那个场景。小弟是 学土木工程出身,对建筑及建筑艺术一直是穷追不舍,麦卡伦18年落成的新酒厂,确 实惊艳到我,从18000根单梁、到24000个屋顶、再到三万五千多单组构建,最后到与 山涧的融合,直接嗨到我,有机会定当带着小本本去里面写写画画,把学校时期的那 种感觉再找回来。
感觉有点跑题,说酒竟说的周边,不假,品牌要想做循环,方方面 面事无巨细应该把格调推到认知的最高点。麦卡伦的风格大家应该熟悉,小型的蒸馏 器、只取买分之十六七的酒心造就其醇净的风味,还有麦卡伦的酒标之魂的雪莉桶, 更是把雪莉桶玩儿到极致。记得那款新厂纪念酒,72年,那个理财产品,绝对的奢华 ,就不说他终极梦想了,那是渴望不可及。平常也和朋友常聊麦卡伦,每年上新的各款,分享味道、分享 渠道、也聊聊价格走势啥的,反正是喜欢,麦卡伦她像个贵妇御姐秒蜕变成霸道总裁,越来越觉得 有味道。
看到叶老师晒图,鄙人唾液腺壹紧,没羞没臊垂涎三尺。日常出去和朋友常 喝18,自己在家里小酌,12年单筒不错的口粮,刚刚还和朋友聊。
要说终极目标,还是大酒那几款可以上拍卖的货,MACALLAN60YO,1926年入桶,1986 年入樽,据说是酒厂当年送给尊贵客户的礼物。主要是酒好,酒标设计也是我的大神 Peter Blake及Valerio Adami设计酒标。再一个就是限量,分别只出产了12支,合 共是24支。一套就好,放我大别野里。(做梦),不说了,等叶老师的酒了,顺丰小 哥来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