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台湾威士忌,相信大家都不会太过陌生,除了因为和香港距离不远,近年屡夺世界大奖更是令媒体们争相报导!虽然Kavalan及南投两间酒厂都成立不足十年、作品也是以约五年陈为主,但炎热的天气令威士忌的熟成速度大为加快,在浓郁程度绝对不输平常十多年的苏格兰作品,像Kavalan Solist系列的单桶作品,虽然每批次间差异甚多,但着实有不少味道出众的作品。
印度
虽然印度的威士忌消耗量长期名列全球榜首,但由于他们喝掉的大多是极为廉价的作品,往往会被人所忽略……但说到精品的话,Amrut以及Paul John这两个以正统single malt做法生产的品牌也是不容忽视,同样得益于气侯的他们也是能够以低年份做到一般苏格兰作品的质素,不少款式更在whisky bible也取得了90以上的评分!( 两家酒厂都位于南印,没用恒河水,不用担心 )
澳洲
澳洲在这二十多年来其实也先后建起了不少蒸馏厂,但若果没有Sulliians Cove爆冷赢得WWA的世界第一,相信也没太多人会关注到这偏远的新国家!其中Tasmania是当地最热闹的产区,虽然十多个酒厂间质素也是略为参差,但是采用木桶的款式,以及干燥的气候和传统产国却是大有分别,成功做出不少有趣的作品。
南非
位于南非Wellington的James Sedgwick distillery是非洲地区中相当罕见,正规而现代化的大型蒸馏设施,同时生产着多种酒类,不论是旗下麦芽以及调合式威士忌Three Ships,单一谷物作品Bain’s Cape Mountain,甚至乎Cream Liqueur品牌Amarula,在不少的国际评比中都有着不错的成绩,甚至部分还可以称作世界第一!
英国
比较苏格兰和爱尔兰,英国其他地方的威士忌工业可算是沉寂了一段非常长的时间,但他们似乎亦不甘人后:像英格兰的The English Whisky Co.以及威尔士的Penderyn,虽然都是近年才成立的品牌,但野心却绝对不少,随着他们当中一些小批次生产的作品取得不错回响,渐渐引来更多新成员加入市场,甚至连伦敦市内亦即将建起一家酒厂!
法国
可能你以为法国人都是喝葡萄酒为主,殊不知他们竟是苏格兰威士忌的最大出口国。但可能因为大部分蒸馏酒的人才都去了做伯兰地,该国的威士忌品牌却是寥寥可数,像Glann ar Mor、Guillon以及Armorik已是当中较有名的例子,而去年刚刚新修订的产地法,更令当地不少品牌要放弃以往的做法及包装,日后如何发展下去仍是未知之数。
德国
除了德国啤酒以外,原来当地也有着近十个不同的品牌,虽然大部分都是在生产其他烈酒时划分出一部分产能去制作威士忌,但也有一些较专注的酒厂。1999年成立的SLYRS,虽然带幼长管状蒸馏器的设计和传统做法可谓相距甚远,但经过多年实验也渐渐找到自己的道路,比当初尝到的进步不少,而旗下新推出数款不同的过桶作品、也取得了不错的评价。
意大利
2012年才建立的Puni是意大利第一间酒厂,位于国土几乎最北端的山脉之中,温和的气候有利短时间的熟成,使得它们最近已有作品推出市面!虽然味道如何还是不太清楚,但只看已公布新作品的细节已是颇为吸引,而说到包装更是不容忽视,不单简约的外型刚推出就拿下数个设计大奖,连酒厂也建得极具风格、就像艺术馆一样。
瑞士
啤酒桶熟成的威士忌,在瑞士的S?ntis Malt建立以前无疑是相当罕见的,但为了传承上一手The Locher brewery的精神,他们却把出产的所有威士忌都先放在老啤酒木桶中陈年,塑造出一种带轻微啤酒花的芳香,虽然近年推出很多特别的单桶作品,但仍不改酒厂一直以来的传统。
瑞典
位于瑞典的Mackmyra差不多是全世界最北的蒸馏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创办人只是一群大学生!虽然自建立至现时仍维持一个非常小的产量,但生产方面却有着不少特色,例如木材,大麦及泥煤等原料都坚持采用本地出产;为加快熟成把仓库放在山洞之中,甚至还有部分是特别订造的迷你桶;没有历史包袱的他们更是致力研发新做法,可谓初生之犊不畏虎。
文章来源:esquirehk.com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